首先我们来看一下,如果公司的无线网络设备都是使用的一样的,而且电脑距离AP是相同的,那么我们两台电脑进行无线网络测速,两台电脑测试出来的无线网络速度不同,那就应该考虑一下,是否是电脑的无线网卡比较老,支持的协议都是老版本的协议,不支持新版本的协议。
我们打开网络连接,在网络连接中,找到无线网卡。







1. 802.11b
发布时间:1999 年
工作频段:2.4 GHz
最大理论速度:11 Mbps
特点:
早期标准,覆盖范围较好,但易受微波炉、蓝牙等 2.4GHz 设备干扰。
已逐步淘汰,现代设备基本不再支持。
2. 802.11a
发布时间:1999 年(与 802.11b 同期)
工作频段:5 GHz
最大理论速度:54 Mbps
特点:
使用 5GHz 频段,抗干扰能力优于 2.4GHz,但信号穿墙能力较弱。
未广泛普及,主要应用于企业场景。
3. 802.11g
发布时间:2003 年
工作频段:2.4 GHz
最大理论速度:54 Mbps
特点:
兼容 802.11b 设备,提升了 2.4GHz 频段的速度。
仍受限于 2.4GHz 的拥堵问题,现多被 802.11n 取代。
4. 802.11n (Wi-Fi 4)
发布时间:2009 年
工作频段:2.4 GHz 和 5 GHz(双频支持)
更高传输速率的改善,基础速率提升到72.2Mbps,可以使用双倍带宽40MHz,此时速率提升到150Mbps。支持多输入多输出技术(Multi-Input Multi-Output,MIMO),最大理论速度:600 Mbps 。通过 MIMO 技术(多输入多输出,如 4×4 天线)和 40MHz 信道宽度实现。
特点:
首次支持双频段,大幅提升速度和稳定性。
实际速度通常为 100-300 Mbps(受设备天线数量和干扰影响)。

5. 802.11ac (Wi-Fi 5)
发布时间:2013 年
工作频段:5 GHz(部分设备支持 2.4GHz 作为兼容模式)
最大理论速度:6.93 Gbps
使用更高的无线带宽(80MHz-160MHz,802.11n只有40MHz),更多的MIMO流(最多8条流),更好的调制方式(QAM256)。

特点:
专为 5GHz 优化,支持更高密度数据传输。
实际速度通常在 500 Mbps – 1.3 Gbps(常见于 3×3 或 4×4 天线设备)。
目前仍是主流标准,但逐渐被 Wi-Fi 6(802.11ax)取代。
6、技术补充说明:
1. 理论速度 vs 实际速度:
理论值为实验室理想条件下的峰值,实际受环境干扰、设备性能、信号强度等影响,通常约为理论值的 30-70%。
2. 频段差异:
2.4GHz:覆盖范围广,穿墙能力强,但信道少、干扰多。
5GHz:速度快、干扰少,但覆盖范围较小,穿墙能力弱。
3. 技术演进核心:
MIMO:通过多天线提升吞吐量和信号稳定性。
信道宽度:从 20MHz(802.11b/g)到 160MHz(802.11ac)的扩展,提升传输容量。
调制技术:如 256-QAM(802.11ac)比 64-QAM(802.11n)编码更多数据。
7、更新的无线技术标准:
802.11ax (Wi-Fi 6):2019 年发布,支持 2.4/5/6 GHz,理论速度达 9.6 Gbps,优化高密度场景性能。

802.11be (Wi-Fi 7):预计 2024 年商用,理论速度可达 46 Gbps,支持 320MHz 信道和更高效调制。相比于Wi-Fi 6,WiFi 7将引入CMU-MIMO技术最多可支持16条数据流,其次WiFi 7除传统的2.4GHz和5GHz两个频段,还将新增支持6GHz频段,并且三个频段能同时工作。